只是这里并无药品,宝钗袭人两个,只好想法子融了雪水,替宝玉慢慢擦拭。
麝月本想煮些饭食叫众人充饥,刘姥姥忙劝她道:“好姑娘,你这米一下锅,那香气一飘准能把四周的流民都引过来,到时候他们要夺要抢,咱们可都只能由他们去了。”
宝钗也觉刘姥姥这话有理,不叫麝月准备吃食,众人只好忍饥挨饿,好在天明时分宝玉渐渐退了烧,众人这才放了心,复又照常赶路。
一路南行,宝玉越发沉默寡言,宝钗又劝了他几回,反更激出了宝玉的歪性,总说些荒诞不经的话出来,宝钗更不敢再说他什么。
这日行到维扬地面,过了瓜州古渡便是金陵。
蒋玉菡已打听过了,因逢年关,今日江上并无渡船往来,众人少不得另寻地方住上一夜。
只是他们一路行来,盘缠多数消磨殆尽,若要客栈留宿,则却有些捉襟见肘。
宝钗正愁呢,忽听车外有人说话,只听一人道:“你要上那善信庵?我也听说那里来的两个姑子都是绝色,可我劝你老兄别去打那她俩的主意。
我听说那年长些的姑子原是在京城服侍过什么王爷的,后来王爷薨了,她叫王妃逼着出了家,不知怎么投在了这里。
她那样的人岂是咱们能沾惹的?况且她见识又广,同城里那些官员富户也多有交际。
我劝你别惹事。”
宝钗听说附近有庵堂,忙求蒋玉菡出去打听。
那善信庵便在瓜州渡旁的小山上,原是个小小的旧庵,也有一帮姑子在那念经,平日也常做些旁的营生过活。
只是前些日子来了个什么王爷侧妃说是奉王妃的命出家替王爷祈福,暂时投在着庵堂里。
那庵里再不敢造次,每日里尽心服侍,往日主顾上门亦不敢接洽,生恐引得侧妃不快,传到京里招出祸端。
扬州城中的达官贵人听说京里的侧妃来了,哪有不来巴结的?都赶着请侧妃家去讲经,故此那善信庵虽没了旧营生,却也得了不少香火钱。
此时宝钗一听便猜是妙玉到了这里,众人来至山门前。
那开门的小尼姑不是别人,竟是惜春。
宝钗见了惜春又惊又喜,一把将她拉住问道:“四妹妹!你是惜春四妹妹不是?”
惜春却神色冷淡后退一步,双手合十道:“贫尼妙玉,施主认错人了。”
说话间,刘姥姥等也都来至山门前,见了惜春,都觉欢喜,一时将她围在中间。
惜春只好叹道:“贫尼既已割舍三千烦恼丝,前尘往事便都忘了,各位施主若要寻人,你们说的惜春,贫尼不认识,也未曾见过。
若要投宿,便请这边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