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
长时间的骑行让他的腰和颈椎都不太好,年轻的身体已经开始亮红灯。
“累是真累,每天收工回家,感觉身体不是自己的了,腰酸背痛,胳膊都抬不起来。”
”
他揉了揉腰,脸上带着深刻的疲惫,“但是,累也得跑啊。
一天不跑,就没有收入。
房租要交,吃饭要钱,家里还需要钱。”
他提到了“家里”
,眼神柔和了一下,但也带着一丝沉重。
他告诉我,他大部分收入都要寄回老家,供父母生活,还有正在上初中的弟弟。
这部分内容,我们在之前聊过,它构成他“生存狂飙”
最坚实的现实基础,也是他所有辛苦的意义所在。
3“您前面提到‘被算法和现实双重挤压’,这个‘算法’具体是怎么挤压你们的?”
我问,把话题引向那个无形的“控制者”
,这是“生存狂飙”
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我想听听具体的故事,算法是如何在现实中制造麻烦的。
听到“算法”
,他脸上露出了那种又无奈又愤慨的表情,仿佛那个冰冷的程序就在眼前。
“那个才是真正的‘无形杀手’!”
他声音提高了一些,语气带着气愤和一点儿认命的调侃,“我们都管它叫‘算法爸爸’,或者‘老大’”
它给你派单,规定时间,计算路线。
但那个时间给得,简直不是给人跑的!
感觉它设定的就是‘极限挑战’模式,完全没考虑等红灯的时间,没考虑到等餐的时间,没考虑到电梯慢的时间,也没考虑到雨天路滑的时间!
它是按照最理想的状态算的!
他模仿着手机里催促的声音“叮!
您有新订单!
剩余配送时间:10分钟!
一看,取餐点离我两公里,顾客家离取餐点三公里!
我心想,大哥,你这是让我‘开飞机’吗?!
这10分钟,我飞过去取餐,飞回来送餐,可能吗?!”
”
他用夸张的语气形容,但脸上是真实的焦虑和不甘。
这种紧张感,贯穿着他工作的每一分钟。
他讲述了一个具体的故事,关于算法如何制造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次,我接了个三联单,就是同时给我派了三个订单,方向有点顺路,但是时间都掐得死死的。
第一个商家出餐挺快的,拿到手,一看时间还行。
赶紧往第一个顾客那里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