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昭麾下的参军,却在澶州之战前夜,看见主帅案头的密图边缘,同样印着这个图案。
而此刻,第三次重生的景德三年,我终于明白:所谓“碧云黄叶”
,是契丹人用来传递军情的符号,“碧云”
代表宋军布防图,“黄叶”
则是焚烧粮仓的信号。
更关键的是,这个符号与我每世死亡时看见的幻象重合——每次濒死,眼前都会浮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的景象,那是白沟河秋季的真实写照。
“李将军!”
张平的手突然扣在我肩上,体温透过甲胄传来,与前世他刺向我心口时的冰冷截然不同,“契丹人派来使者,说要谈‘芳草盟约’。”
我浑身一震。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的词句在此刻显露出残酷的真相:第一次重生时,我以为“芳草”
是思乡之情,第二次才发现,这是契丹细作的代号——专门渗透宋军后勤,焚烧粮草的暗桩。
城楼下方,契丹使者的马车驶来,车帘上绣着的,正是“碧云黄叶”
的图案。
我摸了摸胸前的锦囊,里面装着前两世拼死带出的证据:咸平二年的密信残页、景德元年的染血军旗,以及每次重生时,都会出现在枕边的碎玉——刻着半阙《苏幕遮》,缺了“山映斜阳天接水”
的“山”
字。
月光忽然被乌云遮住,寒烟从河面升起,模糊了辽军的阵列。
我想起第二次重生临终前,杨延昭说的话:“李参谋,你总说能预见未来,可知道为何每次粮草被烧,现场都有桂花香?”
那时我濒死,才闻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桂香,与此刻碾碎的桂叶气味一模一样——原来,契丹人用桂叶作为纵火的信号。
“将军,该下楼了。”
张平的声音里带着异样的急切,手按在剑柄上。
我忽然笑了,第三次重生,终于让我注意到他腰间玉佩的细节:碧云纹路里藏着狼首,正是契丹“狼卫”
的标志。
“张副将,”
我转身直面他,“你可知道,每次我‘梦见’契丹细作,都会看见你腰间的玉佩?”
他的瞳孔骤缩,手猛地拔剑,却在寒光闪现的瞬间,我已将淬毒的袖箭刺入他咽喉——这是第三次重生时,从契丹俘虏那里学来的必杀技。
血溅在城楼的砖墙上,形成诡异的图案,竟与我掌心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