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你有千般理由,但正义不可偏废。
今日若不正视听,他日谁还敢信我楚国法度?”
他的话语在宴会中回荡,激起了在座宾客的窃窃私语,宴会的气氛更趋紧张,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猗蔚与高琰的身上。
“彩!
一旁贵客有何高见?”
彭泽君见张仪入座后只是打量着众人,一言不发,便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他,希望借此看看他的才学。
张仪闻言,微微一笑,神态自若:“贵客所言甚是,乱世之法,非但需刚,亦须柔。
猗蔚兄与高琰公子各执一词,皆有理。
然而,法之所以为法,在于其公信。
无论江湖如何风云变幻,法度不乱,人心方定。
今日之辩,不妨暂搁一边,待日后详查,以昭真相。
楚国虽强,法亦须人行,如何行,才是关键。”
他的话语宛如清风拂过,缓和了宴会的紧张气氛。
彭泽君点头,深以为然,便对众人说:“贵客所言极是。
我们在此争执无益,不如先行休战,共饮此杯,待事实明晰,再论是非。”
众人闻言,纷纷放下争执,举杯相庆,宴会气氛渐趋和谐。
芈原见状,亦是微笑举杯,心下暗道:这张仪果然洞识人心,他己看出彭泽君与猗蔚牵扯过深,不想追究此事,却被这位少年激得下不来台,台阶给的恰到好处。
不过这终究是小聪明,难称大才。
法者,善恶之衡;报者,乾坤之序也!
待今日虚与委蛇一番,为了大楚变法成功,猗蔚、彭泽君这些乱法之徒,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心中默默立下誓言,芈原面带笑意,却难掩心中的冷冽。
他深知,要想让楚国的变法深入人心,不仅需要法治的严格执行,更需要清扫这些在暗处蠢蠢欲动的不法之徒和为虎作伥的贪官污吏。
而他,作为楚国未来的令尹,必须以铁血手腕,确保每一项新法都能深入人心,让楚国的律法成为所有人的信仰,这位少年或可成为自己的助力。
“还未请教贵客高姓大名?”
彭泽君适时发问,仿佛对这位贵客身份没有丝毫了解。
“在下张仪,乃是一介布衣。”
他拱手作礼,神情坦然。
“哦?
是魏人张仪么?
大谈合......什么纵,又....什么横那位?”
芈原假装诧异,苎麻履头随他定睛看向张仪微微一颤,这是二人第一次对视。
厅外白颈鹳展翅高飞,掠过碧空,似是楚天的使者,预示着未来的变革。
“公子知我贱名,惶恐不己,在下正是魏人张仪。”
他回答得不卑不亢,声音中带着自信与从容。
“既是魏人,何以远涉来楚?”
芈原继续试探,语气平和中带着一丝不露声色的审视。
张仪淡然一笑,答道:“天下之大,何国不可游历?
楚国英才济济,自是来求学问道之地。”
言毕,他目光坦荡,不带丝毫躲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