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富脸色一变:"萧公子,你这是不识好人心。
没有我的帮助,你绝对考不中。
""那就看天意了。
"萧逸尘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钱有富在后面冷冷地说:"不知好歹的书生,等着后悔吧。
"贡院前已经聚集了大批考生,人头攒动,议论纷纷。
萧逸尘排在队伍中,看着周围的考生,有的信心满满,有的忧心忡忡,有的窃窃私语。
"听说今年的考官特别严格。
""我准备了三年,就等这一次机会。
""家里已经卖了田地供我读书,这次一定要中。
"萧逸尘听着这些话,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寒门书生,都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拼搏。
如果科举被舞弊污染,对他们是何等的不公?
检查开始了,衙役仔细搜查每个考生的行李,防止有人夹带作弊物品。
轮到萧逸尘时,衙役翻看了他的包袱,只有几本书和文房四宝,点点头放行。
进入考场,萧逸尘被分配到甲字第十八号考棚。
考棚很小,只能容纳一人,三面围墙,只有前面开口。
萧逸尘坐下来,整理好文房四宝,等待考试开始。
钟声响起,监考官开始发放考题。
萧逸尘接过试卷,仔细看了一遍,心中一惊。
第一道策论题确实是"论治国之道",第二道诗赋题确实是"春江花月夜"。
昨晚听到的考题竟然都是真的!
萧逸尘环顾四周,发现有几个考生看到题目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显然他们早就知道答案。
而大部分考生则是皱眉思考,有的甚至面露难色。
萧逸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愤怒,开始答题。
第一道策论题,他想起了平日里读过的经史子集,想起了师父教导的治国理念。
他提笔写道:"治国之道,在于仁政。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写着写着,萧逸尘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他写的是自己的真知灼见,是十年苦读的积淀,是对圣贤之道的理解。
第二道诗赋题,萧逸尘想起了故乡的春江,想起了月下的思乡之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他借用张若虚的名句开头,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诗赋。
时间一点点过去,萧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