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面的计划他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但在其后好几年的大学时光里,一旦谈起他,大家都会调侃一下这张计划表。
那张「撕不掉」的计划表,成了他大学颓废生活最为讽刺的见证。
这件事曾给我很大触动,它让我知道:
在你们看到我的这篇回答之前,关于25岁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的话题,从人人到豆瓣再到知乎,甚至百度一下,都有无数回答。
比如,年轻的时候要看书啊,要理财啊,要健身啊。
都挺有道理,但也都做不到。
你也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文章。
那么,现在请认真问一下自己:
道理你都懂,要干什么事儿也都知道,为什么你做不到?
有谁认真想过吗。
我想过。
在大学毕业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每天下班就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逼仄的出租屋里,反反复复地去梳理总结过去十多年里我曾走过的弯路、歧路、回头路。
极其残忍地去剖析我内心所有的懦弱、迷茫与困惑。
对这个问题也曾经思考过很久,直到突然有一天恍然大悟。
我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无法把自己眼前的事或即将要做的事,和今后的收益联系起来。
毕竟,隔山的金子不如铜。
我又不靠写作吃饭,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一个月就那么点钱,理财有什么用呢?
已经长那样了,健身有什么用呢?
我又不想出国、不考外交部、不去外企,你让我努力打卡学英语不是搞笑吗?
……
而我之所以会在毕业后才开始去「认真思考和总结自己的人生」,也是因为我在工作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人往往就是这样,事到临头才会想到要抱佛脚。
我们其实都是很短视的动物,延迟满足是很难的。
就像广告里说的:我要的,现在就要。
想不通这个问题,即使是巴菲特站在你面前,手把手地给你写下年轻时应该做的99件事,你仍然会在蹉跎与怀疑中,没有一件能坚持干下去。
除非,他能确定地告诉你,做完这99件事,你就能去接他的班;最好,为了坚定你的信念,他再跟你签个保证协议。
02
我在想通上面这个问题后,又更深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