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不忍麾下跟随多年的将士白白丢了性命,率领部下,主动降了赫赫。
两国交战多年,死在她刀下的赫赫人不计其数,她早已做好一死的准备。
却不料,赫赫人非但没有杀她,反而对她颇为礼待,甚至给了她封爵和住处,让她在赫赫安身。
当年初见时,女王是这样对她说的:“素闻季将军的威名,今日终于一见。
将军请坐,与本王共饮美酒。”
她身上还带着征战的尘土和血腥气,闻言警惕地问:“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来这一套做什么?”
女王却不以为忤,反倒和气地笑了笑:“我们赫赫人敬佩勇士,过去虽然在战场上为敌,听说季将军英勇神武,其实早有结交之意。
我们只是想不明白,有这样的良将在手,大周皇帝却怎么不知道珍惜,连最基本的粮草供应都不能保障?这还让人怎么打仗呢?”
这话却是精准地戳在了季安的痛处。
当时的大周女皇,不过十五岁,还是个羽翼未丰的少女,根本摸不到实权,多年以来,朝政全由太凤君一手把控。
太凤君徇私包庇兵部尚书,即便她心里门儿清,又能如何呢,在前线既不能反,就只能带领着将士硬扛。
但是正如巧夫难为无米之炊,连粮草供应都跟不上的军队,也注定无法打胜仗。
她戎马半生,落得被迫降敌的结局,无疑是巨大的耻辱。
女王见她不说话,又笑:“我们赫赫不一样,我们敬重将士,愿意倾举国之力,支持前线将士。
既然大周有负将军,你来替我们作战,可好?我封你为镇国将军,举国上下,论军职没有高过你的了。”
季安不能理解,他们敢于这样轻易地任用敌方降将,但不论是否理解,她过去所受的教育,都不允许她背叛自己的国家,虽然她的国家早已放弃了她。
她说:“多谢女王的好意,但我一日当过大周的将军,便不能够再为他国效忠,请您原谅。”
女王非但没有怪罪她,反而笑着赏了她封爵和住处,又命人安置了随她投降的部下,使她们有住处安身,又分给牛羊让她们放牧。
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领受了这份恩赐,在赫赫暂居下来。
其后不久,她听见消息,她战败投降的事传回朝中,太凤君震怒,要将她全家治罪,女子充军,男子没为官伎,还是宁王力保,才使得祸不及家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