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叔侄之间没有任何理由开战,我们大冀立国不过十几年才稳住脚跟,南北的蛮夷都虎视眈眈,还有那些前朝余孽都盼着我们自己乱起来,现在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安全的。”
杨主簿替他写好了给先帝的悼文和新皇的贺文,当中都没有要流露出要回京的意思。
他知道如果赵贤哲第一时间起兵还是有机会的,但他太了解赵贤哲了,在赵贤哲心里还当赵延光是那个抱他骑马喂他吃糖的二叔呢。
京城的消息传到南疆就有了时间差,赵延光早已把皇位坐稳了。
所以杨主簿才建议赵贤哲在京城建立情报站,如果皇上想对他们不利,他们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应对。
近日他们得到一条消息,皇上有北伐的打算。
北伐的目的自然是收复徽朝末期被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这也是五代以来中原皇帝最大的梦想,如果成功那必然使威信倍增,是青史留名的壮举。
先帝在位时也曾有收复烟云十六州的计划,但他想的是通过谈判和平赎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得知父亲的想法时赵贤哲问过杨主簿。
“你觉得这样太憋屈,不够威武霸气对不对?”
赵贤哲点点头,“只有打仗打得少的人才喜欢用战争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机会。
陛下久经沙场见过太多杀伐,如果拿钱就能解决问题不用生灵涂炭那才真是赚大了!”
可惜先帝没来得及执行这项计划就驾鹤西去了,如今皇上想北伐一道选择题就摆在了赵贤哲面前。
北伐之时京城空虚便是赵贤哲趁虚而入的最好机会,赵延光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对他来说北伐前必须解决南边的心腹大患,让三万精锐的边军给北伐打头阵更是是再好不过。
赵贤哲找杨主簿来商议此事。
“此时起兵无异于自焚,我实在没那个心思。
只请先生想个周全的办法保我三万将士平安。”
“殿下心意已决”
“是,哪怕是征战沙场为国捐躯呢,我也不想他们为我白白送死。”
“那好,老臣只能出此下策了。”
杨主簿请来军中的王教头,这是先皇在江湖结识的朋友,武艺高强人称飞毛腿。
他比杨主簿更早到赵贤哲身边教他武艺。
杨主簿的计划如下,赵贤哲低调秘密进京,王教头带着兵符印玺随后出发。
如果和皇上谈判顺利确保赵贤哲安全后就可以将兵符印玺交出去,如果有什么变数就带着东西回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