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令狐冲啊冲/著

2024-11-08

书籍简介

还有七个月,司马懿的四万大军就会抵达辽东,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百日征辽”一触即发。公孙修为了全族老小一万人不被司马懿屠戮,全身心的投入了保卫辽东的战役中。三国鼎立?不好意思,是四国鼎立,我燕国也要算一份。史官战战兢兢的询问道:陛下,这一时期要称为三国么?公孙修掏了掏耳朵,没好气地说:“什么三国,哪有三国?它们不过是朕统一天下时的割据军阀罢了。”

首章试读

公元238年正月,辽东郡襄平。 准确的说,辽东整个区域,称之为燕国比较合适。 史书上将魏蜀吴的割据之势合称三国,实际上介于魏吴两国之间还有一个反复横跳的燕王公孙渊,时而依附曹魏,时而依附孙吴。 这个燕国很少被史书提及的原因就在于,在公元238年也就是魏国景初二年,曹睿任命司马懿征辽东,七个月后,这个国家就不复存在了。 历史上,司马懿百日征辽,以三个月的时间攻灭了辽东势力的公孙渊家族,斩首一万人,筑为京观,以彰功绩。 什么是京观? 就是敌军的几千个人头全部砍下来,在地上堆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金字塔,砌着封土黏泥的古代行为艺术巅峰。 公孙修想到九个月后,自己和老父亲公孙渊身首异处的“合葬”,感觉天都要塌了。 穿越后即是燕王世子,这算是顶配吧? 如果不出意外等公孙渊嗝屁了,自己就是下一任燕王。 可是,燕国已经快没有以后了。 军事机议处。 公孙渊愁容满面,帐下的大将卑衍、杨祚与其商讨如何抵御司马懿的策略。 卑衍是个鲜卑人,体型壮硕,双目有神,在地图上一指,沉声道:“末将愿领军屯于辽隧,围堑二十余里,誓死抵抗司马懿的魏军。” 杨祚相貌儒雅,身长八尺,有儒将的风格,当即也赞同他的看法:“魏军远道而来,是疲惫之师,我们以逸待劳,与其决战,可解辽东之围。” 公孙渊捋须点头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在一旁的公孙修心想再不开口,咱爷俩就被迫“行为艺术”了,当即起身:“父亲,孩儿不同意此策。” 公孙渊一愣:“这是为何?” “司马懿决非常人,我们守城抗敌,实在是下下之策,这给了魏军包抄合围的机会。” 公孙修理清思路,正色道:“据我所知,司马懿向魏国皇帝曹睿表明: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听到这里,公孙渊怒不可遏,连桌子都给揭了,怒道:“这是从何得来的消息?哼,攻百日?也就是说...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