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垒城,西距长安八千里。西汉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此地居于西域中心处,扼守丝绸之路必经之要冲。 汉元帝初元四年。农历九月初九,午后,有太阳,还有风。 府前广场,旗杆上升起黑边红底两色官旗,旗帜上书“汉都护府”四个大字。大旗迎风飘摆,猎猎有声。 广场上人群聚集,约有千人。人员大部分是乌垒国民,其余为西域各国派来的使者,还有途经此地的商人,以及屯田将士代表等。 时不时有阵风卷起粉尘土灰,撒在人群中。空气里土腥味弥漫。 广场两侧,汉军士兵身穿铠甲,手持长戈,担负警卫。都护府院墙上,每个城垛处,都站有一个威武的汉军士兵。 人群前面,竖立着一排胡杨树干。总共五根,高约六尺。 甘延寿,字君况,大汉骑都尉兼领西域都护府都护。他身穿灰色丝绸大袖宽袍,发髻高绾,黑色硬皮发冠用一柄象牙簪固定在发髻上。甘延寿威严地端坐在高台上。在他身后,四个年轻高大的护卫,分列两旁。都护府司马杜勋叉手而立,站在一侧。 高台下。陈汤,字子公,西域都护府副都护兼戊己校尉,年纪三十出头,蚕眉细目,净面无须。满面肃杀之气。他身穿铁甲,头戴铜盔。胯下的大宛马一身乌黑。环首汉刀横搁在鞍桥之上。双眼警惕地扫视广场上的人群。 一通战鼓响过。 副司马薄信跑步来到高台下,面朝甘延寿,低头拱手,朗声报告道:“启禀都护,午时三刻已到!” 甘延寿下令道:“献俘仪式开始!” 薄信得令,转身,从腰间拔出两只小黄旗,高举,交叉摆动了两下。 第二通鼓声再起。 鼓声息。 陈汤双脚后跟轻叩马腹,前行,来到胡杨木杆前,勒马站定。他缓缓抽出环首汉刀,竖立胸前。环首汉刀长约四尺,刀尖超出陈汤的肩头,寒意森然。他大声传令道:“将叛匪带上来!” 第三通鼓声又起。震耳欲聋。 伴随着鼓声,汉军两人一组,架着二十六个倒绑双手的俘虏,一字长蛇排开,站到陈汤面前。为首者是车渠国王者屈。 陈汤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