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夏末,沪市一连几天阴雨绵绵,走在路上深吸一口气,呼吸间瞬间就浸上又湿又凉的潮气。 祁一桐到了大剧院才发现天空开始飘起小雨,她从工作室赶来,身上只带了一部相机和两只长焦镜头,只好低头快步走进剧院。 祁一桐的学姐胡棠毕业之后开了个文化传媒公司,主做艺术活动宣发,她现在正对接的舞剧《爻祭图》即将开始国内第四轮巡演,首演前日,往年合作的摄影师却突然和剧组解了约,原本计划作为宣传的衍生影集需要重新寻找摄影师。 胡棠第一时间就想起到了祁一桐,她这几年做人像摄影,由于创意天马行空,风格大胆怪诞,极具个人特色,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是个全网粉丝破千万的网红摄影师,于是胡棠跟剧组确认过后就连夜联系了祁一桐。 胡棠起初也不抱太大希望,祁一桐这个工作狂平常不是在商业拍摄就是在搞自己的创作,天南地北到处跑,几乎全年无休,多半抽不出空来救急,但出乎意料的是,祁一桐二话不说,只问了时间就干脆地应了下来。 沪市大剧院作为地标建筑,总共有三个剧场,祁一桐给胡棠发了消息,便在前厅里等着。 《爻祭图》的入门口两个工作人员正闲聊着搭置景,瞥了她一眼,没搭理。 “今年的经费捉襟见肘啊。” “是,也不知还能演几年。” 那人乐道:“高导这戏能演几年,得看那位愿意跳几年。” “你说杨老师?也是,国内没人跳得来他这角儿啊,多好的戏,要是找不到人接替早晚永久封箱咯。” “不好说,吃过了山珍海味,你还尝得下粗茶淡饭吗?” 另一人“嘘”了一声:“这话不兴说,得罪人吗这不是。” 许是见她不远不近的站着,两人不再闲话,加快了手脚三两下搭好了景,瞧着像是厚纸板仿制的轿面,木制镂空的窗框后可容人站立合影,多半是胡棠的点子。 眼看着这两人收拾了东西要离去,胡棠还是没回自己消息,祁一桐只好上前询问。 “请问,我想找一下胡棠去哪里找呢?她没接我电话。” 两人扫了一眼她怀里的相机,面上不约而同显出微妙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