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中秋,临安城千家万户的菊花竞相开放。 若说城中谁家的菊花最艳最繁,当属古井巷的谢家。秋来九月赏菊花,花中魁首出谢家,这话不知何时起,一直流传在民间。 谢家的宅邸名为儒园,相传建造儒园的工匠,乃是前朝响当当的齐大家。齐大家是巧工之才,朝安城那座自前朝遗留下来的大盛宫,就是他的作品。 儒园之西,是下人劳作之地。晒架上摆满了竹簸箕,簸箕之上是五彩的鲜亮色,有菊花果脯菜干等,色彩缤纷煞是好看。 这晒秋的习俗古来有之,每逢秋高气爽的时节,临安城百姓家的屋顶院子便是这般景象。 梳着双角的圆脸丫环手脚麻利地翻动着簸箕上的菊花,摘取花间的叶子杂草时,还不忘同一旁的素衣姑娘话着家常。 “锦儿姐和绣儿姐一早就被叫去帮忙,说是大房那里人手不够。大夫人出手大方,昨晚去黄金屋帮忙的人,个个都得了一吊子赏钱。” 谢家枝繁叶茂,旁支纷杂数不胜数,古井巷这支是嫡系嫡脉。谢老太爷谢道古生前官至太傅,如今留在京中的是大房谢清阳一家。 谢清阳先后娶妻两房,发妻为汝定王之女陇阳郡主,而圆脸丫环口中的大夫人是他的继室陆氏。 说到这陆氏,那可有的说道。 陆家并非士族大户,连书香门第都算不上,而是商贾之家。那潭州首富的名头再响,落在世人耳中也只有六个字:门不当户不对。 当初这门亲事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珠子,说什么的都有,包括谢家的旁支和府里的下人。但陆氏有的是银子,住的院子都叫黄金屋,还是个散财童子。不管是人情往来,还是打赏下人,她出手都极其的大方。人再亲,血再亲,也没有钱亲。得了她的好处,不管是谢家的旁支还是府里的下人,谁不夸她一声好。 这圆脸丫环名叫福儿,是府里的三等丫头,月例是半吊钱。一吊钱的赏钱对她而言,无疑是一笔巨资。 林重影打趣道:“这么多的钱,你怎么没去?” “我先前是庄子上的,我老子娘疏通打点上下,才让我入了府。我一个新来的,这等好事哪里轮得到。” “等过两年,你就有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