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僖公姬昌

激荡春秋三百年/著

2025-05-18

书籍简介

本作品以《左传》《史记》为基础脉络,以《春秋》等传统史料为基本架构;重塑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晋悼公、楚共王等鲜明而又熠熠生辉的形象;再现管仲、狐偃、赵衰、先珍等一干辅臣智慧。辅以本作者对相关史料独有的视角、消化与理解,加流畅的文字书写能力,重画纷繁复杂的、可歌可泣的和波澜壮阔的春秋画卷。

首章试读

有一个传奇故事,风靡我中华大地三千多年,而历久不衰。 它就是:姜太公钓鱼。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渭水之滨有一位老头儿,用他与众不同的独有钓鱼法,钓到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鱼。 这条鱼,使得这老头儿居然吃了N多个世纪。 自己吃不完,儿子吃;儿子也吃不完,孙子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子孙们,将会世世代代吃下去。 这老头儿,就是:姜太公。 这条鱼,就是:西伯侯姬昌。 姜太公钓鱼,有一条著名的准则:愿者上钩。 这意思就是说:不愿上钩的,麻烦你,别来。 当然,鱼太小,也别来。 分量不够嘛。 姬昌来了,而且他还斋戒三天,沐浴更衣,恭恭敬敬前来。 因为他太想上钩了。 当然,他的分量,还刚好足够。 鉴于姬昌的虔诚,姜老儿就教了姬昌一个方法。 这方法没什么特别,就是让西伯侯姬昌当时的封国,西岐强大。 当然,国家强大的前提,就是人民富裕;因为,只有民富才可以国强;也只有国强,才可以称霸世界,成为公认的领袖。 也只有成为公认的领袖,才可以担当天下的主人。 用那个时候的通俗称呼,就是:王。 一席话,让姬昌如同醍醐灌顶,顿时开窍——这“钩”上得,酣畅淋漓。 司马迁在记载这一事件的时候,是这样描述西伯侯姬昌心情的:与语大说(《史记·齐太公世家》)。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西伯侯姬昌与姜老儿交谈之后,欢喜得要命。 这正是他盼望己久的人才。 然后还忙不迭地告诉姜子牙: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子真是邪? 吾太公望子久矣(《史记·齐太公世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先君太公早就说过,“不久的将来会有圣人来我大周,我大周也一定会因此兴旺。” 说的就是您吧? 我们太公盼望您己经很久了。 ...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