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滋滋——”刺耳的电流声和某种高频振动的嗡鸣,充斥在不到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 这里与其说是住处,不如说是一个塞满了奇思妙想和失败品的仓库。 地面、桌子、甚至床上,都堆叠着各种拆解的零件、半成品的电路板、散发着松香和机油味道的金属构件,以及贴满了复杂公式和草图的稿纸。 林凡,是这个房间的主人,正戴着一副油腻的护目镜,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一个由玻璃、铜管和无数线圈组成的复杂装置。 装置的核心,一团不稳定的等离子体正发出妖异的蓝紫色光芒,将他略显苍白的脸映照得如同午夜的幽灵。 “功率稳定在75%,能量逸散率低于预期0.3%,转换效率......接近理论值了!” 林凡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狂热与兴奋。 林凡曾毕业于一所听起来还算不错的理工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像同学们那样按部就班拼命挤进大公司工作或者选择考公务员,不按常理出牌的他选择了这条‘民间发明家’的道路。 而他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他要享受从无到有创造的过程,享受那些精密零件在手中组装成实现某种功能的机器时的成就感。 至于那些别人的眼光? 家人的不理解? 他早已习惯。 几年来,他捣鼓出的小发明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从自动喂猫器、声控窗帘到太阳能充电宝的N代改进版,虽然都没有什么实质用处,却也乐在其中。 眼前这个“高频能量约束及转换装置”是他迄今为止最得意、也最烧钱的作品。 如果成功,它或许能改变小型设备的能源供应模式,简单地说节省好多电费。 当然,前提是...... 成功。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个旋钮,试图将功率再往上提升一个百分点。 这是临界点前的最后测试。 “再加一点点,就一点点......” 就在他的手指即将触碰到另一个微调按钮时,装置核心的蓝紫色光团猛地一颤,颜色瞬间变得刺眼夺目,如同一个小型的太阳在房间里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