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骊山骨

千年僵尸/著

2025-06-04

书籍简介

我穿成大秦基层小吏,接手的第一桩案子就是骊山刑徒离奇死亡。  验尸时发现死者手臂烙有蒙氏私兵印记,现场遗落的半块玉珏却指向咸阳权贵。  廷尉府连夜送来密令:“此案按意外处置,不得深究。”  我默默收起…

首章试读

第一章,秦吏:骊山骨 骊山的深秋,风像蘸了冰水的钝刀子,刮过连绵的营帐,钻进郑墨新换的皂色吏袍领口,激得他后颈一层细密的寒栗。 空气里塞满了冻土、汗酸、还有一丝若有若无,从远处新掘开的陵墓坑道里飘出来的、属于死亡本身的浑浊气味。 营区深处传来一阵喧哗,很快又被皮鞭抽在皮肉上的脆响压了下去,像投入泥潭的石子,只溅起几点浑浊的水花,便再无痕迹。 那是刑徒们每日的“功课” 。 郑墨收回目光,指腹用力地按了按手中那份粗糙的麻纸卷宗,仿佛要压住那几行墨迹下透出的寒意。 “丙廿七,名籍失考。 戌时三刻,卒于西三区丙字坑道口。 初验:失足坠落,颅骨碎裂。” 墨字筋骨嶙峋,透着一股急于结案的潦草。 卷宗末尾,前任骊山丞——一个因为“渎职” 而刚刚被押往咸阳廷尉府论罪的倒霉蛋——留下的署名墨色深重,力透纸背,几乎要戳破那劣质的纸张。 郑墨放下卷宗,走向营区角落那间充当临时验所的破败土屋。 门板歪斜,一股浓烈的血腥混合着石灰的呛鼻气味扑面而来,几乎凝成实质,沉甸甸地堵在人的口鼻前。 三具尸身并排躺在冰冷的泥地上,只以草席粗略遮盖。 郑墨屏住呼吸,掀开草席。 第一具,头颅塌陷半边,红白之物混杂,触目惊心。 他蹲下身,目光锐利如针,仔细检视颈项、胸腹、四肢。 除了那致命的坠伤,并无明显搏斗痕迹。 他拿起旁边一块沾着污血的碎石,棱角尖锐,与颅骨伤口形状大致吻合。 第二具,情况类似。 郑墨的动作依旧一丝不苟,指节因用力按压尸身关节而微微发白。 直到第三具。 丙廿七。 他看起来比前两者更瘦小些,面颊深陷,颧骨高耸。 致命的同样是颅后的撞击伤,伤口边缘粘着泥土和碎石屑。 郑墨的手移向死者脖颈,指腹下的皮肤冰冷僵硬。...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