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四十六年春,农历三月初三,是个万事皆宜的好日子。 南州茶商首富邬逢春,要给原配留下的爱子办喜事——招了一个名声有损的病弱穷书生当上门女婿。 消息传出后,整个南州城都炸开了锅。 到了正式迎亲这一天,茶楼酒肆和街头巷尾的百姓们,更是从早到晚都在议论这件事。 有的说:“亏这杜伯承还是个读书人! 为了攀高枝,居然借着谈生意的幌子,在花灯节把这邬夜骗上船灌醉后,给强——哎~难怪他科举十年都不中,就这烂人品,当不了官也是咱们的福气。” 还有的说:“听我和杜伯承同村的表妹讲,这邬夜实在仗势欺人! 贪图人家的豆腐方子不成,就让自己的巡抚舅舅带着凶兵砸了杜伯承的家,硬逼着人家入赘! 估计是人和方子都想要。 毕竟那杜伯承我也见过,唇红齿白,比个哥儿还要美,确实体面。” 议论纷纷中,黄昏渐近。 众人翘首以盼了一天的迎亲队伍,终于敲锣打鼓回了城。 今日邬家大喜。 因着邬夜那位现任两江巡抚的舅舅大人也要来,江南官场上的很多要员也都不请自来,与来喝喜酒的宾客以及看热闹的百姓们,把乌家附近的几条大街都堵的水泄不通。 邬逢春身着锦衣站在大门口迎接宾客,年近五十,面如冠玉丝毫不见老态。 听闻他十分宠爱原配留下的这个哥儿,否则也不会在有儿子的情况下,还让邬夜插手家族生意。 更不会允他招赘,以争夺家族继承权。 只是为什么会给爱子挑了那么一个病弱穷书生来配?却是不得而知。 宾客们对杜柏承这位传闻诸多的寒门赘婿十分好奇,但因是入赘,杜柏承头上盖着绣了鸳鸯的大红盖头,未能见到真容。 只从拜堂时他那一步三咳的样子看,确实和传的一样,是个弱不经风的病秧子。 原本按习俗,拜完堂还要闹洞房。 但邬夜以杜柏承身体不好为由,把这项给免了。 独自在前厅招待了会儿宾客,便辞了出来。 今年江南六州一连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