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高悬,为白日里人声熙攘的青玉长阶洒下层叠的影。 褚眠冬站在山脚处的最后一级玉阶之上,旋身回望这条随着山势蜿蜒而上,一眼望不见尽头的长长玉阶。 白日里,无数慕凌云宗声名而来的少年少女齐聚于这名为凌云路的玉质长阶之上,在灵力禁制之下,登上长阶不断向上,顶着随高度爬升而逐渐增大的灵压,一步一步迈向山巅玉台,迈向「凌云宗弟子」这一名号之下的光辉未来。 彼时,褚眠冬包袱里揣着一封烙有凌云宗接引印的邀请函,同在此列。 凌云宗每五十载开山门,广纳能够走完凌云路、到达山巅玉台者为宗门弟子,无论其出身,亦无论其年岁。 是以每逢开山门之际,凌云路便成为修界最人声鼎沸之所在。 与开山门一道的,还有凌云宗广而散之的接引函,亦即褚眠冬收到的那一封。 修成金丹而暂未有所属宗门者,皆会收到凌云宗的开山接引函。 是否持有接引函不影响凌云宗的弟子考核流程,而只作为告知信,将凌云宗作为修界第一宗的存在感,对一众年轻且有天分的修者广而告之。 尽管褚眠冬觉得,以少女少年们对凌云宗一贯以来的热切憧憬来看,这宣发其实没什么太大必要。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自己正是因为这封接引函,才生出了前来感受感受这凌云路之念。 不曾想这一走,倒是走出些趣事来。 登上山巅玉台的那一刻,幽微玄妙之感袭上心头,下一瞬,无数片段闪回而过,褚眠冬没能彻底记全,但其间最为突出的,除却拜师大典之上、师徒名册之中,同她名姓记载于一道的“云酉” 二字,便是所有场景碎片的终局—— 灵力尽散,躯骨分离。 大卸八块,神魂俱灭。 逐渐透明又缓缓消散的指间,正是褚眠冬从不离身的玉戒,一枚不具任何储物、防护亦或攻击功效,玉面有着独特纹理的白玉尾戒。 那是好友褚明秋赠予她的,仅此一件,绝无认错的可能。 怔然仅是一瞬,下一刻,幽微之感业已远去,周围的喧嚣重回耳畔,复有少女与同伴一道登上玉台,欣喜且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