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十二年夏,出现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 不久后,尸体堆积如山,瘟疫四起,民不聊生。 有人揭竿而起,但很快被朝廷派兵镇压。 此时此刻的京都一片太平,亭台楼阁高立,街巷车水马龙,四下人声鼎沸,尽显太平昌盛。 一声惊堂木响,一人掷地有声问:“你们可曾听过墨楼?” 风从茶馆四周的窗吹进来,拂动大门前的铃铛,也拂动说书人身上的灰色长衫,布料泛起一阵涟漪。 他手持折扇,半躬着腰,面朝台下观众。 坐在离说书人较近的男子“啧” 了声,边嗑瓜子边漫不经心道:“墨楼?这名字听着倒是挺雅致,莫不是京城里新开的书铺?” 说书人打开折扇,望向他,笑着反驳:“非也非也。” 台下其他茶客被勾起兴趣,接二连三往台上扔银子:“你别再卖关子了,这墨楼究竟是何物?” 说书人虽没看这些打赏的银两,但也不再卖关子了,解释说:“墨楼是春秋战国时便有的杀手组织,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墨楼底下干活的人被称为墨者。” 众人闻言交头接耳。 说书人观察他们的反应,接着说下去:“墨者遍布天下,向来是‘拿人钱财,替人夺命’。” 他停顿了下,眼神有稍纵即逝的恍惚:“传说,得墨令,不用分文,便能号令数万墨者,组成墨军,他们会无条件听命于你。” “当真?” 说书人不理发问的那人,自顾自道:“历史上,曾有一位不受宠的皇子得到墨令,最后凭借此物,夺位成功,当上皇帝。” 他说的是历史上某一位皇帝,不是妄议开国以来的皇帝,更不是妄议当今皇帝,不怕会被官府抓了去。 说到此处,茶馆愈发嘈杂。 皇帝得墨令,可用来稳固自身地位,治江山。 若是他人得墨令呢,难保对方不会产生谋朝篡位之心。 说书人大概猜到了茶客心中所想:“这位皇帝担心自己死后,后代无能,守不住墨令,落入他人手中,危及江山,于是毁去墨令。” “墨令被毁,这支由墨者组成的墨军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