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德村。 九点的时候,村口的篮球场上坐了好些人,多是上了年纪的阿奶和中年妇人,大家探着脖子齐齐望着直通村口的马路,似乎在等着什么。 外地嫁过来的新媳妇从小卖部出来,见大家聚在村口,问正在擦烟柜的老板娘,指指不远处的众人,好奇问她们在干啥呢?往常唠嗑大家都不会跑篮球场这边来,都爱在村里那颗大榕树下坐,今儿怎么了? 今天正好是清明,但这几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寻常都是四月三号那天工厂、工地才正式放假,村里人都是三号那天才从外地回来,四号才开始扫墓,这会儿一大早的,要说是等儿子女儿,那也不能啊! 他们村打工寻常都是去的广东和广州,回来一整天的路程,起码晚上才到家。 老板娘两手撑着烟柜伸脖子看了眼,想到今儿是清明,立即懂了。 “估计是在等秦家那孩子。” 她说。 “秦家?” 万德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共一百三十三户人家,听说是什么朝的时候祖先们逃难逃到了这儿,后头见这儿好,便在这里扎了根,慢慢的繁衍生息,从最初的十来户人家,壮大到了今天一百多户,因此大姓人家多一些,特别是梁家,村里大部分都是梁姓,秦家就那么两户。 年轻媳妇是去年中秋刚嫁过来的,结婚不久便跟老公去了外头打工,还是今年怀了身子不方便继续干活才留村里,对秦家了解的不多,猜想老板娘说的应该是秦二叔家。 “秦二叔家那孩子不是在家了吗?” 秦家有两兄弟,秦老大秦明下面有两个儿子,一个秦自礼二十四,一个秦自然二十二,都不读书了,初中出来后就跟着秦明去了广州,后头听说大儿子染上了赌博,存不了钱,班也不好好上,时常翘班去打赌,后头被开了,这人也不是个勤快的,十来份工作都是做了几天就不了了知。 小儿子倒是个老实人,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做什么都慢吞吞,就一米六多的个,两条腿就跟筷子似的,瘦得让人以为他没吃过饭,天天喝的自来水,还常年黑色紧身裤,堂堂男人看着是比女人还不如。 村里人常说没文化,就得去搬砖,进厂去打螺丝,可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