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巷左手边第三家小院落,是聂青箐家,一进巷子,右手边巷口的刘大爷老婆,拿棒槌满院子追着打她小儿子,骂他,想娶寡妇进门除非她死,第二家陈大哥,正质问老婆下午在裁缝铺,为什么呆了两个多小时?家家都有故事,聂青箐家,在这条巷子的邻居们眼里,是故事最多的一家。 所以她一经过,刘大爷老婆不打儿子了,陈大哥和老婆也笑呵呵站门口,挨个问她:“青箐呀,今天相亲怎么样了?” 聂青箐挨个回:“今天相亲的两个都挺好的,我跟我妈、哥嫂商量下,等定下来,请你们吃喜糖。” 她踩着最后一丝夕阳进了家门,两个小家伙正围着一盆井水互相泼水,泼得衣服都湿了半边,扭头看到是她,欢快的跑过来。 “姑姑,你回来了!” “妈妈,我好想你呀!” 小糖糕是哥哥的闺女,小汤圆是她儿子,聂青箐一手一个牵到小饭桌旁,拧了一把湿毛巾,给他们俩擦干净手和脸,饭桌上摆好了一锅杂粮饭,一盘清炒大白菜,一盘雪里红。 她嫂子郑芳穗,用抹布垫着,端出一碗蒸鸡蛋,垫着布还是烫,放下后嫂子忙着捏耳朵,回头说:“妈,卫斌,小姑回来了,吃饭吧。” 唐桂枝忙不迭跑出来,等不及坐下,问相亲结果:“你外婆给你介绍的相亲对象,相得咋样了?” 说起今天的相亲对象,总体条件比之前好不少。 聂青箐分好饭,把一碗蒸鸡蛋先分了,两个小孩挖了两勺,给哥嫂、她妈挖了一大勺,鸡蛋碗里,就剩下点汤汤水水了,她把杂粮饭倒进去,拌匀了,边吃边说: “人模样还行,工资也还行,一个月能拿八.九十呢,但他结婚太早,才三十八岁,大儿子都在谈婚论嫁了,我再嫁过去,他那两室一厅得住六个人。 我才二十六岁,再过一两年就得给继子带孩子,想想都头疼,不行。” 那确实不合适,哥嫂她妈一致认为小汤圆还小,就要带继子孙子,不靠谱。 唐桂芝连忙问道:“那不还有一个吗?听你外婆说是未婚的,是个孤儿没负担,他条件也不行吗?” 聂青箐筷子一顿,遗憾的很:“他条件更好,也更不行,才刚工作,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