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76章 月7夜秘辛
大明王朝的嘉靖帝终其一生不曾见过大海,却在案头的奏折里看遍了大海的兴亡盛衰。 倭寇、海盗、走私……这些令人头疼的字眼是这位帝王关于大海唯一的印象,群山环抱的紫禁城望不到辽阔海岸卷起的滔天财富,老祖宗说那是洪水猛兽,于是就沿老祖宗的法,禁了所有的一切,只许官方的船舶入海,似乎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只是事与愿违。 随着人们一代一代地改良了龙骨船,顺着海浪鼓起风帆,发现一望无垠的重洋之外也只是一群拿着白银要买天朝奇货的番人,人们对远洋的敬畏在逐渐消解,当精卫填海、哪吒闹海、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被闹哄哄地搬上戏台,诸神时代终将远去,如今是人定胜天的时代。 要生意,要白银,要暴富,百姓的愿望就是这么朴实。 而沿海如此多的州府之中,嘉靖皇帝对宁波府的情感尤为复杂—— 这里曾被称作明州,为避大明朝国号名讳,太祖洪武帝亲批,取“海定而波宁” 之义,改名宁波。 正如此名所寓意,此地百年未曾发生大的天灾,为国库省下许多银两,可另一方面嘉靖帝却认为太祖的赐名属实太慷慨,因为当大海宁静了,靠海吃海的人便开始躁动,反而滋生了太多贪得无厌的刁民。 宁波府“如意港” 这个地方频频出现在奏折里,成了嘉靖二十年时君王的心头大患。 如意港地处海曙要冲,为甬东门户,始建于永乐五年,距今己有些年头了。 当年三保太监郑和初下西洋归国,朝廷虽严海禁,但为显天朝威仪,特准与日本国通商。 郑和奉旨督造此港,登高望海,见海湾南北纵长约三里,东西最阔处不足一里,自高空俯瞰,恰如玉带环抱海湾,潮水进退间珠玉翻涌,恰似祥云舒展,沙洲蜿蜒九转,竟与玉如意纹路暗合。 三保太监叹道:“古籍中载昆仑有灵器如意,执之可平风波。 今见此港天成祥瑞之形,潮汐起落似如意流转,当庇往来舟楫。” 遂命工匠凿刻“如意通津” 石碑。 港内设市舶司衙门,专司对日本国贸易。 凡番邦商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