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二年正月岳托、杜度兵进山东,鞑子三日破济南。 土豪劣绅,纷纷举家遁入坚城,官吏守军什么的也只得据坚城而守,无一敢于抗衡鞑子,底层的老百姓们就只得自求多福了。 难民潮蜂拥而起,据守坚城的上层精英们担心据点内人多了粮草不足,锁门而不受。只苦了各地的老百姓,老幼惨遭杀戮,只余下青壮、妇女为鞑子所掳,欲带出关为奴。 济南府东一百多公里,有连绵不断的山脉,名曰会仙山,是长白山脉的分支,古来多有农民起义军盘踞。其中有一险峻的山头,上有一山寨。 这天,山寨里里边人来人往的甚是热闹。 不过,一边的跨院里边,却又是另一番风景。 院子中央坐着一位中年男子,身穿的是一件淡黄色上绣白蟒的锻面袍子,腰系白玉带,腰上戴着块玉佩。头上一字月白色方巾束发,身高近七尺,相貌堂堂,儒雅中透着无尽的英气。此刻,他轻抚着身前的瑶琴,丝丝美妙的音符荡漾在院子中。 院子里,还有着一个英气勃勃的大汉,手持长枪,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挥舞着手中的长枪。 一琴一枪,一文一武,是那么的和谐。 抚琴的男子,其身侧还跪立着一个孩子,院子里边美妙的音乐,优美的枪舞,却始终无法磨平他眉间的忧愁。 院子外边传来一个声音,打断了院子里的和谐,也加深了孩子眉间的忧愁,“寨主,大军已经集合完毕,请寨主指示!” 中年男子长身而起。 舞枪的大汉嘎然而止。 孩子憋出了一句话,“非去不可吗?” 中年汉子轻舒猿臂,将孩子搂在怀里,轻抚着孩子的头顶,看着那紧张地眼神:“大丈夫,行事当秉承本心,有些事,是必须去做的。你还小,等你大了,就明白了。” 这对父子,就是本书的主角李金羽跟他的父亲李双磊。 李金羽没有说话,只是依偎在父亲的怀里。屋内弥漫着一股温馨的气息。 父亲走了,李金羽独自回到了书房,怔怔的看着窗外,没有心思温习功课,只是静静地想着心事。 吱嘎一声,书房门打开了,一个身穿略嫌简单的素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