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这章可算是长篇,细说道。
道是什么样?道是无。
无,怎么说呢?老子设定了三个词,夷,希,微。
这三个词,应该有当时人们经常使用着的意义,老子赋予特定使用,成了论述“道”
哲学体系的概念。
夷:平,灭。
希:少,见23章“希言自然”
,41章“大音希声”
,43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0章“知我者希”
,做名词义趋近于“无”
。
微,很小,近乎无,后文出现了三次,是特定的哲学观念的表述。
化具体为一般,其如书中其他更基本的概念,如16章有:归,复,静,常,明,容,公,全。
不可致诘。
致,说透。
诘,问疑。
老子言道,不避难言之“隐”
,具体明白说之。
皦(jiǎ),光亮洁白。
昧,昏暗。
绳绳(mǐn):绵绵不绝的样子,形容“道”
之气象宏大且若有若无。
名,老子哲学术语,思辨之用。
本章四个名,与1章呼应;归于一,终归于无,回到原点,回应有无及前文所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