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带着京腔且刻薄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像尖锐的杂音在原本美妙和谐的旋律中蓦地响起,她忽然觉得不那么岁月静好了。
唐文英手里拿着沾了面粉的擀面杖,朝外努了努嘴:“丫头,找你的。”
谁找她?
裴抒雪踩上心爱的crocs大拖鞋,不修边幅就要出去。
姥姥趁机从她身畔穿过,夹带一股雪花膏味的香风,在她书桌上迅速准确地摸到了空调遥控器,电光火石间房间响起一声“嘀”
。
一时静默。
两人对视,唐文英:“关了省电。”
裴抒雪:“……”
点头默认,无言以对。
她趿拉着拖鞋往外走,日光刚好打在庭前,晒得她有些睁不开眼。
甫一适应光线,打眼便瞧见了四合院门口挂着红辣椒的砖墙边,笔直立着的清朗少年。
然后,揉了揉眼,确认看到的不是幻象。
那少年穿着一件简洁的蓝色t恤,配白色短裤,外露着的笔直而有力的双腿却布满磕磕碰碰的伤痕,脚踝处还贴着一块膏药。
一双撞色运动鞋上面露出点袜子的白边,手拿着书,整个人干净而清爽,迎着裴抒雪的视线咧嘴笑了下,很是生动醒目。
是那种干干净净的帅。
后来,当裴抒雪再次回忆起“少年感”
这个词,应难忘这日午后日影携着花影游转至檐下,少年逆光而立,周身细碎地散发荣光,抵得过青春里所有的风声鹤唳。
彼时裴抒雪尚且不知,遇见已是上上签。
“你的书。
“他将一本封皮泛黄的书递了过去,声音是干净好听的少年音,像春寒料峭之际墨笔勾勒的泠然雪松。
午后慵懒,房顶悄然路过的橘猫懒懒地打了个哈欠,伴着厨房内一声锅铲碰壁的声音,唐文英在偷听。
裴抒雪低头一看,书名《魏晋南北朝史》,一下子了然了。
前几日她刚一放暑假的时候,曾有幸在北海公园受一位老人委托拍照,完事后两人攀谈起来,老人很健谈,话语比春风和煦,又不失诙谐幽默。
问她爱干什么,在哪里上学,裴抒雪都一一答了。
老人听了后两眼放光——尤其听闻小姑娘说喜欢古代文学后,更是稀罕又宝贝地道:“现在喜欢古代文学的人真是少了,你能爱好这些很不错啊。”
老人自述,他是人大退休的汉语言文学系教授,专门研究古代文学方向,还说他有个孙子也在崇华中学读书,长相很是周正,说着要从手机里翻出照片给她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