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现在我要重新下山了,去找我的母亲,我也不知道多久没见她了,或许我已经多了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吧?
“不管怎样,母亲,[雷孝镇]我来了。
22癞蛤蟆进家门秋收的好时节,坐落在山间的村子看着显得是那么的祥和,每家每户房前房后狗叫鸡鸣无不在提示着干活的人该回家吃下午饭了。
简陋的茅草屋无不在诉说着这个村子的贫穷与清苦。
但回到家人的笑容却让人们感受到那一丝丝收获的满足和洋溢出的幸福感。
而在山间地头回家的众人中,一条下山的路上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老妇人正在步履蹒跚的缓慢前行着,背上还背着一捆用麻绳捆绑的柴火,一边走着一边用衣袖擦着头顶冒出的汗珠,似乎不想这些汗珠再给自己年迈的身体增加负担,每走出几百米就会找一个坎将柴火放上去停下来休息,每一次都要休息好久。
就在老妇人不知道已经第几次休息,将要从新背上柴火起身的时候,一个声音打断了她的动作。
“娘,你放下,我来吧!”
风吹过妇人衣摆,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出现了幻听,准备再次用力。
那声音再次传入妇人耳中。
“谁,谁在叫娘。”
妇人左右观望,也没有看到一丝人影,“难道是太累了?”
接连的声音让妇人心生疑惑。
但没看周围除了风吹动树影,就在没一个人,心里也放松下来。
“真是的,年纪大了,不中用了。”
妇人一边自嘲一边正打算起身。
“娘,我在你后面,你放心吧?
让我来。”
这声音的响起,让妇人觉得自己这次没有听错,赶紧朝后方看去。
这一眼,有疑惑,有害怕,有惊恐。
让老妇人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只见一只磨盘大小的癞蛤蟆就爬她的柴火后面,鼓动着腮帮子看着老妇人。
眼睛滴溜溜的转着,似乎在等老妇人的回答。
“娘,你别害怕,我是鑫啊!
这么些年你受苦了,但我不知道怎么解释。
这么多年孩儿未能在您老跟前尽孝,是孩儿无能。”
看着咕咚咕咚口吐人言的蛤蟆,老妇人还有点难以接受。
但一想到是自己儿子,变成这副模样,心里也说不出来的滋味。
她就知道,当时她没有没听错,她儿子还活着,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模样。
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