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要的问题在于,沿途能补充物资的地方寥寥无几。

到了后段,更是几乎无法取得任何补给。

以现有的能力衡量,此路途风险极大。

稍有不慎,出征者便可能全军尽墨。

此外,开辟航道还需具备经济效益。

缺乏经济支持,即便航道畅通,也终将因亏损而被废弃。

毕竟没人愿意长期从事亏本生意。

然而我所标示的这条航路有所不同。

此路一路向前,沿线多数区域有人居住。

连通南洋、西洋等多个地域。

有人烟便能补给、交易,获取丰厚收益。

即便需穿越大西洋,所涉距离也较其他路径短得多。

更为稳妥可靠。

表面上看似遥远,实则成本最低且最高效。”

听到韩成如此阐述,朱元璋与朱标点头领会其意图。

“依你之见,一路向北经白令海峡前行也非明智之举?”

韩成答道:“并非完全不可行,只是极为不划算。

在北方更多地区尚未充分开发的前提下,不如直取太平洋便捷许多。”

朱元璋听后,沉默不语,目光停留在地球仪上,思绪翻涌。

韩成与朱标察觉到他的沉思,便安静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断他的思路。

片刻之后,朱元璋深深呼出一口气。

“韩成,咱们就这么定了。

以后两路航程都要开展!

要么就先专注于太平洋这条线路。

这条路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获取土豆和红薯这两个宝物!

只要能把它们尽快带回国内,这对朕,对大明来说都是值得的!

没什么亏可吃。

越早把它们弄回来,大明就越早能解决更多人的饥饿问题。

百姓有饭吃,大明的负担就会轻很多啊!

即便将来有了土豆和红薯这种高产作物,这条航线停了也没关系。”

粮食问题对朱元璋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能大幅增产的作物,他对此抱有极高的热忱。

韩成听到这里,虽未多言,却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若是为了早日得到土豆和红薯,朱元璋的决策也合情合理,无需指责。

不过,提到这个话题,韩成心里隐约泛起一丝忧虑。

并非忧虑寻觅不到这两物,而是顾虑这个时代所产的土豆与红薯,与未来经过繁复改良的品种相比,存在显着差异。

其产量远不及后世那般令人震撼。

倘若历经重重艰难险阻,终将其种子带回,种植后却发现成果**,那可真是糟糕至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卫婉建别明韵翟萱娣邓莎新上官玲发尤园眉程茗之曹世毓封善维韦影翠孔毅有章杰影谢涛娣浦阅贝屠宗乐花纯曼祝君卿姬洋梁上官瑗腾史烟眉曲宝贝温健航利霞朗陈学霭尚艳飘利维山苏可菲瞿弘奇魏贝婉谢爽会刘蓝玛闻彬文陆宁倩温岩媛主角苏玉黎锦全集阅读欧壮友屠露明逄钧茂胡毓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