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苏长安老婆

风流萧书生/著

2025-08-05

书籍简介

长安,风云变幻之地,萧书生登场。他本为翩翩书生,却身负绝世剑术,剑出如龙,快如闪电,江湖人称  “长安剑客”。?一日,萧书生在青楼偶遇邓弼。邓弼力大无穷,能一拳打死疯牛、单手抱起上千斤石鼓,且学问深厚,经史…

首章试读

序 长安的月光,总带着三分剑影,七分墨香。 当朱雀大街的晨雾还未散尽,青石板上已印着两种足迹:一种是金戈铁马踏过的铿锵,一种是青衿布鞋碾过的从容。而萧书生,恰是这两种气息的揉合剂——腰间悬着的唐剑映得出大雁塔的飞檐,袖中藏着的诗卷裹得住曲江池的荷风。 初识萧生,是在西市的酒肆。彼时他正临窗而坐,左手按着一本翻旧的《史记》,右手食指在案几上轻叩,节奏竟与邻桌镖师们谈论的刀法暗合。有人笑他“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他只抬眼一笑,眸中闪过的光,比檐角的铁马更亮。后来才知,那轻叩的节奏里,藏着的是裴旻剑术中“一泻千里”的势,是公孙大娘剑器舞里“天地低昂”的韵。 长安的剑客多如牛毛,有仗剑走天涯的游侠,有镇守城门的金吾卫,有隐于市井的镖师。可萧书生不同。他的剑,很少沾血,却总能劈开人心的迷雾。记得上元节那天,一群恶少在曲江池畔调戏民女,他未拔一剑,只朗声道:“尔等可知,杜工部有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恶少们正欲动粗,却见他随手拾起一根枯枝,在泥地上挥毫写下“侠”字。那字笔力千钧,最后一笔斜挑而出,竟将三丈外的灯笼挑落,灯油未溅,烛火未熄。恶少们惊得面面相觑,终是悻悻而去。 他的书斋设在平康坊的深处,窗棂上题着“剑胆琴心”四字。案头常摆着三样物事:一把修到极薄的唐剑,一方歙州产的徽墨,一碟刚炒好的花生。访客多是两类人:求诗的举子,寻路的剑客。举子们爱听他谈“笔阵图”,说写诗如练剑,起承转合便是攻守进退;剑客们爱听他论“心术”,道“侠之大者,不在于杀伐,而在于守护”。有一次,一位成名已久的剑客来讨教“破招之法”,萧生却递给他一本《论语》,说:“破招先破心,若心中有愧,剑法再精也会露破绽。” 序 有人说,萧书生的剑,是用笔墨喂大的。他读《刺客列传》时,会为荆轲击节;临《兰亭序》时,能从“之”字的婉转里悟出剑法的虚实。他常说:“剑是器,书是魂。无魂之器,不过废铁;无器之魂,难护苍生。”这话听似玄虚,却在他身上得到印证——安史之乱初起时,叛军逼近长安,守城的将军束手无策。是他...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