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琉璃盏 京城的天色沉得像是打翻了的砚台,浓墨般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才过晌午,琉璃厂东街的铺面就陆续摘牌打烊,只剩下零星几家还在硬撑着门面。 “墨白,眼看着要落雨了,赶紧把外头那几件收了!” 闻成海站在“博古斋”门口,望着天边翻滚的云层,眉头皱成了川字。他年过半百,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大褂,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 “知道了师父,这就收。” 陈墨白应了一声,麻利地将门外摊位上的瓷器和玉器往屋里搬。 他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身形清瘦,眉眼间还带着几分未脱的学生气,可手上的动作却异常沉稳老练。 这博古斋是闻成海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老铺子,门面不大,但在琉璃厂这片地界上也算小有名气。 陈墨白自幼父母双亡,是闻成海看他可怜,收他做了学徒,一手带大的。 说是学徒,实则与父子无异。 “师父,就剩这个了。”陈墨白小心翼翼地捧起摊位上最后一件瓷器,一只青花缠枝莲纹碗。 闻成海回头看了一眼,忽然道:“慢着,把那碗拿来我再瞧瞧。” 陈墨白依言递过去,闻成海接过碗,对着昏暗的天光仔细端详起来。这是一只宣德年间的青花碗,釉面温润,青花发色纯正,碗底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是博古斋压箱底的几件好东西之一。 “怪了,前几日还没觉得,今日细看这碗,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闻成海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 陈墨白凑上前去:“师父看出什么了?” 就在这时,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雷声轰鸣,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先进屋再说!”闻成海护着碗,急忙退入店内。 雨势来得又急又猛,转眼间就成了倾盆之势。街道上顿时空无一人,只有雨水汇成的小溪在青石板上汩汩流淌。 店内,闻成海将碗放在铺着绒布的桌上,取出放大镜和强光手电,仔仔细细地查验起来。陈墨安静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扰。 “你看这里,”良久,闻成海指着碗口一处细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