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喧闹声交织在一起。 在这热闹的场景之中,有一位特别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她肌肤白皙胜雪,眉眼如画。 双眸似星子般明亮,精致的脸庞上,琼鼻挺首,樱桃小口不点而朱,双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恰似那盛开的桃花。 一头乌发如云,只用一根碧玉簪简单挽起,几缕碎发垂在耳边,增添了几分俏皮。 仲春的朱雀街浸在槐花香里,少女扶着丫鬟的手刚转过锦绣阁,正撞见一场闹剧鎏金错银的钱袋子"当啷"滚到青石板上,前头骑白马的蓝袍公子猛勒缰绳。 那乞儿不过十二三岁,赤脚在蒸糕摊与卦幡间乱窜,褴褛的衣角勾住竹篾灯笼架,眨眼被两个虎背熊腰的仆从按在当街。 "好个贼骨头! "公子扬鞭冷笑,"剁了手送去见官! "少女的禁步忽然急响。 藕荷色绣玉兰的襦裙掠过惊惶的人群,青玉禁步在日头下晃出一道虹。 "且慢。 "她弯腰拾起钱袋,指尖拂过缠枝莲纹的刺绣,"这位公子,我方才瞧得分明,这荷包是这小哥从泥水里捡起来的。 "满街喧哗倏然一静。 卖糖人的老叟捅了捅邻摊:"是观音巷的苏姑娘......"这话像投入池中的石子,涟漪荡过绸缎庄的伙计、茶寮的说书人,连二楼推窗的胡姬都探出缀满金铃的脑袋。 公子滚鞍下马时险些踩到自己的锦袍下摆。 "原是苏小姐。 "他拱手时仍攥着马鞭,目光扫过少女发间颤巍巍的珍珠步摇,"只是这乞儿......""三月前东市走水,公子可记得是谁第一个撞响铜锣? "少女将钱袋递还,袖口露出半截红绳——那是上月浴佛节为流民施粥时烫的疤,"当时救火的人群里,就有这孩子。 "公子怔忡间,乞儿突然挣开桎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