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事,具体是哪一年,因为岁月的流逝,也不大有人记得了。 模糊的记忆中仿佛那一天似乎正是三月初三上巳日,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曲水边积聚了许多达官贵人,鬓影霓裳的倩影令人赏心悦目,更有玉环相击的清脆声不绝于耳。 通济坊木匠店的老板王掌柜正趁着午后难得的闲暇时光躺在店门口的躺椅上眯着眼享受那久违的阳光,这时,一个阴影却突然出现挡住了光线。 他睁开眼一瞧,却是一个年轻女子。 说来也怪,这个时候,爱美的姑娘们早已换上了鲜艳的轻薄衣衫,而眼前这个女子看上去也就二十岁上下的样子,容貌清丽娟净,却穿着一件素白的布衣,系着一条红黑相间的腰带,领口和袖口的边缘也用红黑的丝线绣着奇怪的花纹,尤其是那广袖长袍的式样更是古朴。 王掌柜揉了揉眼睛,坐起身,问:“姑娘,有何事啊?” 女子唇边带着一分笑意,说不清到底是不是真得在笑,说:“掌柜的,这里可能做牌匾?” “是店铺的牌匾吗?能做,能做。 姑娘可是要开店?取好名字了吗?” 见生意上门,王掌柜顿时睡意全无,变得神采奕奕。 “名字……这我倒忘了。” 女子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让王掌柜很是讶异。 开门做生意这么久,怪人怪事见了不少,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见人居然事先没取好店名就来做牌匾的。 就见那女子的目光落到木匠店里的一面铜镜上,微露喜色:“一切皆是镜花水月,不如就叫水月堂吧。” “哦,水月堂。” 王掌柜点了点头,把名字记在了心里,“那不知姑娘要什么式样,又喜欢何种木料?这牌匾做起来可有讲究了,得和你开店的地方相配,你要是在曲池那边,这木料可得用好的……” 说到自己的本行,王掌柜就变得滔滔不绝,可还没说到一半,便被女子打断了:“一般的木料就行,式样也要最简单的。 我身上的钱不多。” 说出这句话时,女子的神情很坦然,反倒是王掌柜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可不是那种势利的人,连忙笑着说:“行行行...